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两会聚焦体育产业 看看业内人士怎么说
2017年全国两会在即,人?代表和政协委员将汇聚一堂、集思广益,共同描绘经济、民生等各方面发展的宏伟蓝图。那么对于蓬勃发展的体育产业,大家又有怎样的建议与期待呢?围绕青少年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运动场馆等民生问题又有怎样的诉求和心愿呢?看看大家怎么说。
多打造体育产业实体项目 受访者:智美体育集团董事局主席任文
人们在“衣食住行”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动”将会成为中国国民消费的下一个刚需。但是,现阶段我国体育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首先是消费理念还未普及,其次是消费场所缺乏,再次是社会配套支持力度还远远不够。
对于如何促进产业发展,我建议还是应该本着脱虚向实的态度,着力于实体项目的发展。就赛事运营领域而言,打造一个有价值的体育赛事,一定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和用心的打磨,经过参与者的体验验证后,形成良好的口碑传播,再加上多媒体品牌传播的助力,才会吸引大众关注从而形成商业价值,这是个持续推进、循环上升的过程,是赛事运营、体育营销、品牌传播共同作用的结果,绝非朝夕之事。
但是,如果没有人愿意下此功夫,都以“短、平、快”的思路去经营赛事,那我们自有IP赛事的发展又何从谈起?没有真正的自有IP,体育经纪、体育服务、体育洐生品、媒体产品这一系列产业链缺失了发展源头,根本无法贯通形成产业规模。没有产业规模,我国在世界体育市场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竞争力,中国体育人口的红利更不可能被真正激发。
所以我真心呼吁从业者认真踏实做好每一场赛事、每一项服务;各级政府机构积极加强产业政策细化,扶持产业运营,详化管理规则;主流媒体做好正确引导,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运动中来,使运动成为每一个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产业人才走进课堂应成为“新常态” 受访者:中国政法大学体育产业研究中心秘书长冯一博
体育产业公司大多为轻资产公司,人才就是企业的核心资产。缺少了人才供给,企业“供血不足”,必将影响到体育产业的发展速度。以冰雪产业为例,我国现有的花样滑冰教练不到300人。对照2022年前新建500座冰场的规划,未来极有可能出现“1个冰场不到1个教练”的尴尬局面。
另一方面,体育产业亟待复合型人才,既要爱体育,还要善经营,最好还能懂法律。这样的复合型人才“一将难求”。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商业模式瞬息万变,但是体育院校的教材、教案编写时间至少在15年前,远远脱节于市场。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如果指挥棒指错方向,那学生就可能“南辕北辙”,浪费掉4至7年的宝贵青春。
要想切实解决体育产业面临的“人才短缺”问题,需要体育企业高管除了参加投资路演、各种战略发布会,也有义务走进校园,并成为工作常态,为学生分享来自一线的实战案例,技能教学。
另外,体育院校也应敞开怀抱,全面开展校企合作,邀请体育企业的基层骨干深入课堂,提供职场技能的教学辅导,从最基本的如何写赛事策划案、如何做商务PPT,为学生提供“干货型”的实习和就业辅导,让这种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新常态”。
推广校园体育迫在眉睫 受访者:乐视体育联席总裁刘建宏
我认为在中国推广校园体育已经迫在眉睫。目前我国国民体质连年下降,推广校园体育是国家提升国民综合素质,乃至提高国力的关键要素。校园体育是培养青少年健康人格最有效的手段,也是积累青少年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体育锻炼可以塑造孩子们永不放弃、阳光开朗的性格,竞技比赛则能培育他们的进取精神,竞争和团队意识,在竞赛中还能让他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挫折教育。
我认为在让“青少年真正地参与体育运动”中,最重要的是要加强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各地应因地制宜全面升级校园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让体育场馆、体育器材等硬件条件更加多样化、人性化,符合现代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和竞技比赛的身体和心理需求。规范全国校园体育设施标准,及时淘汰不合理及过于老旧的场馆及器材。
另外,保护青少年体育课也应当被重视,有部分中小学因文化课竞争大,忽视了体育课课时和上课质量。这既不利于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培养,也错失了让孩子养成终身锻炼观念的最好时期。
最后,希望在互联网时代,各学校能够借助互联网+手段,让中小学生通过集体观看精彩的体育赛事等方式,激发青少年对体育的热爱,从而吸引更多的孩子积极投身到体育运动当中来。
女性健身需要科学引导 受访者:南京薏凡特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刘宁娟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参与体育运动已从过去的追求时尚,逐渐演变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目前我国女性运动人口已占到40%,从事体育锻炼的女性人群仍在快速增长,然而有关方面专家研究发现,不合理的体育运动反而会给女性健康带来伤害。例如,有些女性跑者在跑完一场马拉松后竟然出现胸部出血现象;一些女性健身者在做器械锻炼时,由于配重不合理负重过大,对盆骨产生巨大压力,直接导致健身后遗症出现……
由于女性的身体特征,在运动时胸部会呈倒8字形不规则的震动,这对女性会造成非常大的负担和伤害,因为这种运动中不规则的震动会对胸部韧带造成伤害,甚至会造成乳房韧带断裂与拉伤,而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只能通过手术才能治疗。欧美国家的运动知识普及已有几十年,消费者对佩戴专业的运动装备来保护运动中的自己已经非常成熟,而目前中国市场的运动知识普及率还不到15%。
对于女性而言,在参与所有运动时,应选择佩戴适合运动强度的运动内衣,对胸部进行保护,与你选择一双适合运动场景的跑鞋同等重要。我建议政府应积极引导并宣传女性科学健身的运动知识,让运动健身真正给女性朋友们带来快乐和健康!
以智慧场馆破解运营难题 受访者:中体竞赛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君
随着互联网+战略和大数据在场馆服务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未来,场馆服务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将会大幅提升,这将对场馆运营产生革命性变化与影响。我认为,今后新建的和经过升级改造的智慧体育场馆将会帮助场馆运营更科学、管理更高效,进而降低能耗和提升盈利能力。
放眼未来国内外智能化场馆发展,需关注当下大热的卷积神经网络、全铰链信息交互、全息视觉、人体运动合成中的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来优化体育场馆服务的物理境脉、模式及资源创享等。
B端的数字化、标准化通用级的场馆信息链建设是高于基础建设的建设,现阶段的场馆升级工作也大多集中于此,若升级成功必将拉动体育场馆的数字化厚度,后期若深度配合搭载集约化、开源化、细分化的C端应用平台,则可促发各类人群来到体育场馆进行或专业或娱乐型的沉浸式运动、健身、购物等系列活动;带动体育场馆向智能化综合服务体转变;促动体育的内涵维度、教育性功能、乃至盈利模式等的全面走高。建议两会切实提出能够推动智慧体育场馆建设的解决方案,让长期困扰业界的场馆运营难问题得以解决。
加快体育产业资本支持 受访者:万国体育CEO张涛
在国家大力鼓励体育产业发展的大环境下,目前A股仍没有一家真正的体育本体公司,缺乏对行业的引导和示范效应,更谈不上实际的资本市场支持。
我建议政府加快体育产业的资本支持,特别是为体育企业对接资本市场提供类似“IPO扶贫”一样的直通车政策,使得体育产业链条中的核心企业,如从事俱乐部、赛事服务、体育经纪、体育媒体、体育康复、体育科技等领域的企业,在满足创业板或中小板门槛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能够享受“即报即审”政策,同时,加快三板优质体育企业,IPO转板企业的申报审核进度。
另外,国家应像扶持高新技术企业一样,核定体育企业资质,参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及《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方法,依照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为申请核定合格的体育公司,提供享受减至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只有像以上这样实实在在的扶植政策,才能真正将大力发展体育产业落到实处。
健身场地设施应多样化 受访者:销售行业李婧
随着全民健身参与人数的增多,健身场地已经成为了不少人关注的焦点。人们已经不再单单满足于健身路径、健身广场等设施,而是希望身边的场地可以更加多样化,以满足更多人不同的需要。
以我身边的人为例,我的父亲就非常喜欢冬泳,但是相比起跑步、篮球等大众活动,冬泳相对属于小众项目,场地设施比较少。他们平时大多在河道、湖泊中游泳,这样做不仅不安全,同时也违反了相关水域的管理规定,如果要是能提供一些规范的场地,那么就可以方便更多的人参加冬泳。
我认为解决冬泳场地不足的方法大概有这样几种,一是,把现有的露天泳池在冬天进行合理的利用,通常情况下露天泳池一到夏季末尾就开始逐渐关闭。倘若冬天可以开放,那么必将可以解决一部分人冬泳的难题。
二是,能否把拆装式泳池引进到冬泳项目中,这样也可以让冬泳爱好者就近就便健身。三是,能否对冬泳参与者较为集中的公开水域,在冬天时进行开发,为了安全起见可以在水下加装临时的护网,并安排相应的人员进行管理,以便保证参与者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