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一场“半马” 30人作B 一名替跑者猝死
前不久,厦门举行了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比赛中两名选手在终点附近意外猝死。组委会发布通报称,其中一名猝死的参赛选手是“替跑者”。事件曝光后引发了人们对于马拉松替跑和赛事安全的关注。马拉松猝死为何频发?“替跑作B”为何越来越普遍?
厦门“半马”两名参赛者猝死
12月10日上午八点,2016厦门(海沧)国际半程马拉松赛鸣枪开跑,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万名跑友参加了比赛。
其中,一名选手林某某在距离终点4.5公里处倒地,心脏骤停、呼吸停止;而另一名选手吴某某也在到达终点后倒地,出现心跳停止、呼吸微弱、瞳孔放大等症状。现场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对他们展开了心肺复苏、电除颤等抢救措施,并迅速送往附近医院继续抢救,但依旧未能挽回两名跑友的生命。
比赛组委会随后发布公告,表示了对遇难选手的哀悼和对遇难选手家属的慰问,并表示将积极做好相关善后事宜。
30人“作B” 两名猝死选手有一名是替跑者
事件发生4天后,厦马组委会再次发布通报,调查结果显示,比赛中猝死的两名选手,有一名是替跑者,也就是使用了别人的号码布。而经组委会调查,此次半程马拉松比赛中,竟有超过30名的参赛者,都存在转让号码布等违规现象。
组委会负责人介绍,在30人的违规名单中,有1人是使用了往届赛事号码布的“蹭跑者”,另外1人是参与转让号码布,而剩下的28人都是由他人替跑。而且比赛中的替跑者还远不止这些。
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组委会办公室负责人吴明显:“号码布F开头的,又是红色的,都是女子选手。从赛道上拍到照片来看,一名女子选手的号码布显然是佩戴在一个男选手的身上。还有一位女子选手,佩戴的是一个M开头的,男子的号码布。”
对这30名违规人员,厦马组委会都公布了相关惩罚措施。其中因转让及参与转让号码布造成严重事故的许某某和李某某,组委会将永久禁止他们参加相关赛事。同时,还报请中国田协对他们追加处罚。
替跑者:替跑是圈内普遍现象
近几年,我国举办的马拉松赛事越来越多,其中的“替跑”现象也越来越严重。2016年上海马拉松查出7名替跑者,2010年,厦门马拉松公布的替跑者则多达39人。为什么替跑现象如此普遍?记者采访到了一位曾做过替跑的选手。
小陈是一名跑步痴迷者,曾参加过6次马拉松比赛。在去年11月举行的上海国际马拉松比赛中,她就当了一回替跑者。小陈告诉记者,替跑已经是“跑圈儿”里的普遍现象,当报上名的选手有事去不了时,很多人会选择出让名额,一些跑步群或购物网站,都可以进行交易。而由于马拉松名额紧俏,不少跑步爱好者也愿意选择替跑。不过小陈还介绍,也有替跑者是为“雇主”参加高级别赛事“刷资格”。
替跑者是怎么进入赛场的?
小陈称,跑马拉松之前,可以直接带着真正中签的那位跑友的身份证复印件,然后到现场去领物资。包括当天的衣服,和号码布等。比赛当天查验的工作只看身上号码布上有没有号码,不需要核实是不是中签者身份证上的那个人。
针对核实参赛者身份的问题,记者也采访了厦门国际马拉松赛组委会,他们称严格的身份核验可能会给参赛选手造成不便。
田协出严厉措施 替跑“终身禁赛”
替跑满足了一些爱好者体验马拉松的愿望,但实际上替跑的危害极大,同时选手盲目参赛也会带来危险。
12月17日,中国田径协会发布了《关于加强马拉松赛事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将严查替跑现象,一旦发现私自转让或接受转让参赛名额的现象,将对违规者处以“终身禁赛”的处罚。
专家:跑马拉松不能光靠意志
除了替跑,选手盲目参赛也会带来危害。此前,厦门马拉松组委会就公布了一组数据,12月10日的厦门半程马拉松中,共有1.5万名选手参赛,其中只有20多人是专业运动员,其余都是跑步爱好者,并且大部分都是首次参赛。记者曾采访了马拉松参赛者。
记者:有没有把握这次跑半程?
参赛者:有,绝对有。
记者:如果过程中出现有身体不舒服,会坚持下去吗?
参赛者:我觉得自己毅力还是,要有个信念感,还是要坚持下来。
很多参赛者表示,要靠“意志力”来挑战马拉松。但专家认为,跑马拉松不能光靠意志,它和全民健身不同,是一个挑战身体极限的比赛,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即便是体检都合格,比赛中也很可能出现意外。
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刘一平:“一般的体检在医院,在医疗机构,是属于安静状态的体检,身体一般在正常情况下,身体的各项指标都正常。但这并不代表在剧烈的运动状态下,或极限运动下,不会诱发一些身体的异常。其实跑完马拉松是对身体极限的一个挑战。这种极限地挑战身体一定会造成身体损伤。无论是专业的马拉松运动员,还是非专业的马拉松爱好者,都存在这种运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