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体育产业 广东再次站在全国最前沿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2016年08月23日 作者: 人气:975
在国内发布的《2016中国体育产业消费趋势报告》中,广东的人均体育消费指数领跑全国。

  2016年里约奥运会还在激烈进行中,广东选手在奥运赛场摘金夺银,继伦敦奥运会之后,继续在中国各省区市中位居奖牌数前列,充分展现了广东健儿“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拼搏精神,发挥出了良好的竞技水平,为实现体育强国梦、实现中国梦贡献了青春和力量。

  在国内发布的《2016中国体育产业消费趋势报告》中,广东的人均体育消费指数领跑全国。在全国各省最爱的体育消费类型上,广东凭借全国12.5%的垂钓用品消费占比、13.7%的健身训练消费占比、18.2%的骑行运动消费占比、15.0%的运动服饰消费占比、16.6%的运动鞋包消费占比、18.0%的体育用品占比,成为以上六项体育消费最高的省份。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到2025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体育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消费需求愈加旺盛,对其他产业带动作用明显提升,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受政策利好刺激,去年全国31省均出台了体育发展规划。到2025年,提出具体目标的27省规划体育产业总规模超7万亿。广东省在2025年目标体育产业总规模9000亿,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左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5平方米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45%以上,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水平以上的比例超过95%。公共体育服务实现全民覆盖,总体实现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

  从《2016中国体育产业消费趋势报告》来看,广东要在2025年实现目标体育产业总规模9000亿,是完全可行的。一方面广东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受香港以及国外体育消费文化影响大;另一方面,广东电商消费氛围好,电商消费总额长期领跑全国,广东订单量居京东618地域排行榜首位。单是一个马拉松消费,就让其他的省份望尘莫及。大数据平台显示,马拉松赛事期间,搜索并购买相关装备的人群,四分之一来自广东、北京。除了北京马拉松,其他的马拉松赛事,无论是沿海城市上海、厦门,还是内陆城市武汉、无锡,广东消费者占据了各大马拉松赛期的消费冠军。上海马拉松期间,广东马拉松消费活跃用户更是占到了全国参与者的17.49%。

  以上只是广东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开展产业变革和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以来,广东体育产业不断提高发展水平,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实现产品有效供给,激发大众体育消费活力的一个缩影。

  2014年第6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广东省共有各类体育场地16.98万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014平方米,高于全国人均(1.38平方米)体育场地面积。广东省现有专项训练场馆72个,非训练场馆182个,建筑面积合计1053万平方米,体育场馆数量居于全国前列。广东省体育用品制造业总量较大,但企业规模和品牌不强,尚无体育类上市公司;体育服务业规模不大,层次不高;地区发展不平衡。广州、深圳和珠三角六个市体育产业总产出占全省比例超过69%。粤东、粤西、粤北地区13市仅占全省总量的30%;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不够,产业链的延伸发展不足;市场机制在体育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知不足而得远虑。经过多方调研论证,广东省下发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首次明确广东体育产业整体布局,提出建设“一圈双核四带多点”的体育产业布局,打造珠三角一小时体育圈,形成广州、深圳两个核心示范市,培育沿绿道、沿江、沿海、沿山体育产业带,建设覆盖面广、便利性强,包含全民健身设施、社区体育公园、体育产业园区、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等多种形式的点状体育产业功能区。分别以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天河体育中心、亚运城、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深圳湾体育中心、深圳大运城等场馆群为中心,打造一批集全民健身、体育培训、竞赛表演、休闲娱乐、展示展销于一体的体育产业园区。

  广东拥有包括广州恒大、富力、广东宏远在内的现有足球等7个项目19个职业俱乐部在正常运营,恒大队继2013年全年比赛门票收入过亿元,成为当年全亚洲门票收入冠军球队之后,2015年,再次夺得亚冠冠军的恒大队,全年门票收入超过两亿元。广东宏远、东莞新世纪、佛山龙狮等职业男子篮球队分布在东莞、佛山、深圳等地,每个赛季合计能给珠三角市民带来100多场高水平的赛事。广东宏远有时候还会把主场临时搬到中山、佛山、广州等地,吸引当地市民到现场观赛。

  除了足球外,广州、深圳还多次承办了NBA季前赛。这些赛事,绝大多数上座率都非常高,主办方在门票收入、纪念品销售、电视转播权等方面都赚得盘满钵满,显示了珠三角城市居民对这种高水平职业体育表演业的青睐。

  高水平、观赏性体育赛事的举办,不但吸引了大批运动迷,也带动了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在珠三角所有体育场馆中,足球场和羽毛球馆的生意异常火爆,现有体育馆几乎场场爆满。单是一个深圳市,就有业余足球队将近3000支,但深圳的足球场不足1000个,深圳、广州这些城市的业余足球场,根本不够用。

  一项数据表明,广东拥有国有林场214个,省级以上森林公园39处,有长达5782公里的海岸线,大小海湾、港湾510个,海岛1100多个,适于开展登山、徒步越野、攀岩、定向越野、漂流、海上等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体育项目,仅广州市2015年就举办了包括12项国际赛事在内的250项体育赛事和活动。为调动社会积极性,本着以民为本,广东省取消了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的活动审批,对于产业发展环境也不“设防”,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增加多样的体育产品,增加多样供给,打造更具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领先全国的体育品牌,争当全国体育发展的“领头雁”。

  对于一切有利于广东发展体育产业的,政府都全力支持。始终站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在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推动全民健身方面,再次走在了全国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