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百佛顶灯
来源:百度
发布:2015年05月28日
作者:
人气:2407
拜佛顶灯起源于河南三门峡市,相传为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素以高、难、险著称,是三门峡黄河风情表演中的一个绝活。
河南三门峡市的“百佛顶灯”。 三门峡湖滨区向阳村的“百佛顶灯”为三门峡黄河风情表演中的一个。一百名和尚身披袈裟、头顶碗灯、手摇芭蕉扇、走着梅花步表演民间绝技。“百佛顶灯”以高、难、险著称,主要靠眼力、颈力,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讲究一个“稳”字。那虔诚、滑稽的神态足以让人感觉到“佛光无边”。
基本信息
拜佛顶灯起源于河南三门峡市,相传为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素以高、难、险著称,是三门峡黄河风情表演中的一个绝活。
历史起源
相传,东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位于长安、洛阳之间的陕州早受到影响,一时间寺院林立。有一位高僧奉旨到京都(洛阳)讲经,途经陕州,各寺主持、方丈闻讯跪道迎留讲经。因其学问广博,使听者如醉如痴,当京都复旨催促,众人才知误了大事,连夜送高僧入京。时值正月,各寺僧众百余人,手持灯笼,隆重送别,引来不少群众围观。佛教有一规矩,即见俗人便双手合十,口称“阿弥陀佛”,可众僧手提灯笼,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便止步不行。为难之机,机灵和尚,从灯笼中取出灯碗来,放在头上顶着,既能照明,又能腾出手来,高僧便口颂:“善哉!善哉!”众皆效之。后来每逢正月,陕州城众僧人便顶着碗灯,在城内讲经数夜,招徕听众,光大佛门。久而久之,顶灯便在陕州城流传下来。
“百佛顶灯”在元宵节前后表演,供群众观赏。
传承
百佛顶灯,又名和尚顶灯,是流传于黄河三门峡(古陕州城)一带的一种大型民间舞蹈和传统的社火形式。
依据民间传说和挖掘整理出的史料来看,百佛顶灯起源于东汉早期。相传永平10年,有一位高僧(竺法兰的弟子)奉旨到京都(洛阳)讲经,途径陕州,各庙住持、方丈闻讯后跪道迎留。高僧见盛情难却,便小住一日,设台讲经。因其学问渊博,道行精深,且广引宏论,使听者如痴如醉,一连3日皆不食不睡。当京都复旨催促,众人才知误了大事,连夜送高僧入京。时值正月,各庙方丈、住持、僧众百余人,手持灯笼隆重送别,引来不少群众围观。佛庙有一规矩,即见俗人便双手合十,口称“阿弥陀佛”。可众僧手提灯笼,不知如何是好?高僧见状,便止步不前。为难中一和尚灵机一动,从灯笼中取出灯碗来,放在头上顶着,这样既能照明又能腾出手来,高僧便口颂“善哉、善哉”,于是众皆效之。后来,每逢正月,陕州城的众僧便头顶灯碗在城内讲经,吸引听众,光大佛门。久而久之,顶灯便在陕州城一带流传下来。一些有武功的僧人还把练武的动作融入顶灯,如钻板凳、上高台等。一些佛教乐人也给顶灯注入了民间锣鼓鼓点和秧歌的动作,使百佛顶灯初具艺术表演的雏形。
发展
解放后,特别是1960年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下闸蓄水后的陕州古城成为淹没区,百佛顶灯被民间艺人迁移到向阳村继承下来。每逢正月,或三五人或七八人地为群众表演。这一大型民间舞蹈之所以近两千年仍流传不衰,除了它具有僧俗同乐的特点外,另一重要因素就是其表演形式灵活,“高、难、奇、险”,可观性强。
改革开放后,本着“古为今用”的原则,湖滨区文化局经过对百佛顶灯数年的挖掘和整理,在原有舞蹈动作的基础上精心排练,增加了太极拳、少林拳、团体操、戏曲台步等艺术造型,使之变得更加完美和好看了。顶灯打拳,体现了和尚练武强身的特定生活习性;太极顶灯,既具有场面的流动感,也打消了观众对灯碗是否粘在头上的疑问;团体操则一改过去单一的围圈表演和马路行走表演,成了今日的十几人或上百人的舞台表演或大型团体演出。尤其是在多次参加国内民间舞蹈表演及为外宾表演的活动中,百佛顶灯深受国内外有关专家、内行及广大群众的好评和喜爱。表演时,100名光头小伙身披黄僧袍,外罩红袈裟,头顶点燃着灯油芯或蜡烛的大瓷碗,在不断转换的鼓点的指挥下,跳跃舞蹈,时而托灯在手,时而顶灯头上,时而款款台步,时而大步流星。灯流、人流,卷如浪击绝壁,展似大河奔流,充分显示了“九曲黄河十八弯,直下三门(神门、鬼门、人门)走东海”的壮观景象。最后,在疾如暴风骤雨的鼓点催促下,“书写”了一个巨大的“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