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
河南户外救援联盟抗震救灾事迹 被录入到国家政府网
新华社北京4月15日电 这是一个地动山摇、生离死别的时刻,废墟中的一本台历,永远定格在一个不会尘封的日子--4月14日。 地震,这个近来一再牵动人类神经的灾难,总是在猝然间袭击不可预知的地方。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地震再一次袭击了中国青海省的玉树,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土地,顷刻间成为一片令人心痛的废墟。
没有丝毫放弃,没有片刻犹豫。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经历了汶川大地震洗礼的中华民族在不期而至的灾难面前,意志更加坚强、果敢,行动更加沉着、坚定,工作更加科学、有序……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一个热爱人民的党和政府是最有力量的
4月14日清晨,在一阵长达数十秒的地动山摇后,13亿中国人民的心都飞向灾区。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的72小时,是国际公认的黄金救援时间。有关统计数字显示,地震发生第一天,瓦砾下的幸存者的生存率为74%,第二天为26%,第三天为20%,第四天仅为6%。
废墟下的每一个生命都无比珍贵。
第一时间里,涛涛总书记、总理总理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
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要求,一定要抓紧72小时的黄金救援期,以最短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以最有力的措施抓紧救援,尽最大可能搜索营救被困群众和受伤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玉树灾区的第一天必定是一个生死攸关之日。
还未到中午时分,救援队伍已迅速集结,向玉树进发--青海省派出62人组成的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中国地震局派出由15人组成的第一批现场工作队。
在余震不断的恶劣条件下,每一处废墟前都展开了与死神赛跑的营救行动。当地群众在第一时间展开自救互救,用手扒、用臂推、用肩扛,一个个生命在爬出废墟后转身就去救助他人。
生命不断被发现,生命不断被挽救。
天色渐晚,救援队伍的集结却没有丝毫停顿,解放军来了,特警消防来了,安监救援队也来了……所有人只有一个心愿,尽最大努力、尽最大可能挽救生命。
玉树灾区的第一夜必定是一个通宵不眠之夜。
当晚,随着中国国际地震救援队的到来,人们看到了更多生命的希望。
一到玉树,中国国际地震救援队队长侯世科就带领队员,沿着一条一条街道搜寻还没有救出的伤员,经过每一处废墟,他们都要停下车来爬上废墟呼喊一阵,期望能听到呼救声,哪怕是最微弱的声音。
只要有一点生还的可能,就要使出百倍的努力,生命的尊严在此时熠熠生辉。
时间在不断推移,抢救没有片刻停息。一个个生命在人们的援助下重生--14日晚11时许,1名被困废墟下16小时的女孩被消防队员成功救出;经过一昼夜奋战,青海省消防总队在玉树州民族综合职业学院救出2名幸存者;15日12时,来自西藏昌都的救援队从废墟中解救出一名生还者;同样在15日12时,中国国际地震救援队在一处宾馆成功救出4名被埋男子……
数百人遇难,近万人受伤。在抓紧搜救每一个生命的同时,救治伤员同样刻不容缓。
15日上午,卫生部组织的第一批地震救援医疗队从北京启程出发,93名临床及护理人员涵盖普通外科、骨科、感染科、儿科、重症医学科等各个专业,6吨医疗救援物资也将同时到达灾区。
中国残联紧急行动,连夜筹建康复医疗队。这支康复医疗队由经验丰富的脊柱损伤、脑损伤、截肢和假肢矫形、神经内外科专家及康复治疗师组成。医疗队中的很多专家都曾参与汶川地震的伤员救治工作,对地震损伤有着丰富的救治经验。
当地医院损毁严重,无法收治伤员。前期赶到的武警青海总队就开设了一个临时医疗所,地震当天就接诊了150多人,为40多人进行了清创和简单的缝合手术。
转移伤员,给他们提供最好的治疗。15日14时50分,首架运送灾区伤员的飞机抵达西宁机场,机上38名伤员随即被送往医院进行救治。为转运并集中收治伤员,青海省已在西宁、海东、海南等地准备了2100张病床。15日,将有550名伤员通过航空运输和公路运输的方式被送出灾区接受治疗。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人们在玉树地震灾区再次看到了大写的“人”字。
一方受灾,八方支援,一种举国相助的社会制度是最优越的
我们看到了灾难,我们也看到了有条不紊的救灾。
卫生医疗救援人员到了,灾区的广场上受伤的人们开始输液……
民政部的救援人员到了,5万件棉大衣、5万床棉被、数万顶帐篷陆续运抵灾区,10万人份野战食品向灾区空运……
公安部的救援人员到了,除了救人,他们还紧急调集帐篷、便携式发电机、棉大衣、升降灯、多功能喇叭、折叠床等物资运往灾区……
铁道部要求对救灾物资要做到随到、随装、随运,有多少运多少,以最快速度运抵灾区……
玉树地震灾区地处高海拔、高寒地区,也是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为了尽快把物资运到灾区,14日,民航局紧急调用16架飞机投入救灾飞行。
一个个切实的措施,一项项缜密的部署,一次次科学的救援行动,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这是地震发生近40个小时的一组数字:
--交通运输部紧急拨付了1000万抗震救灾专项资金,用于灾区公路的抢通、保通。
--中组部下拨200万元党费支持青海玉树抗震救灾,要求灾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人民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第一位的任务。
--全国总工会紧急下拨200万元救灾款。
--全国妇联紧急筹集100万元资金发往青海,用于援助受灾的妇女儿童和群众。
有人说,抗震救灾就是一场生死时速的较量。在这场较量中,中国的“脊梁”们用责任书写着“第一速度”。
“快!”电网人知道,电力不能断,那是灾区照耀希望的明灯!震情传来,国家电网第一时间组织电力抢险救援人员和物资。10多个小时,800公里,来不及喊累,没时间休息,电网人连夜奔赴灾区安装设备。15日9时,两台应急电源车在抢险指挥部和玉树州藏医院启动,5台小型发电机已迅速投入抢险施工。
“快!”石油人知道,油品供应不能断,那是灾区生产生活的命脉!两大石油公司立即行动。中石化青海石油公司迅速组织50吨成品油资源以及灾区急用的水和食品,中石油青海销售公司分兵两路,带着104吨低凝点柴油、52吨汽油等奔赴震区第一线。
“快!”通信人知道,通信不能断,那是灾区最重要的信息通道!15日凌晨2时,大地震发生18个小时后玉树机场的移动通信开通;4时,灾区县城中国电信电话通信均已恢复;8时30分,震区中国联通用户已恢复通信,玉树州各县联通通信网络已恢复运行;9时,中国移动灾区通信恢复正常。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灾区灾情的需要成为祖国各地共同的行动目标。
15日11时08分,北京市首趟救灾捐赠物资专列驶离大红门火车站,紧急驰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专列的38节车皮,已经达到了一趟列车运力的极限。
西藏昌都地区14日下午便派出了一支21人的医疗先遣队赶赴玉树灾区;15日上午,又一支由81名医疗队员和18辆救护车组成的救灾医疗队从西藏出发。这是迄今为止西藏自治区医疗队员赶赴区外参加救援工作规模最大的一次。
在“5·12”汶川地震后充分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温暖的四川各族人民,获悉灾情后立即向玉树地震灾区伸出援手,向灾区捐款2000万元。
上海市民政局捐赠1000万元;辽宁、福建省政府分别捐赠500万元;江西省委、省政府捐赠200万元、1万床棉被;江苏省民政厅捐赠50万元;甘肃省甘南州捐赠80万元;河北省张家口市民政局捐赠20万元;陕西省民政厅迅速在全省范围内组织玉树地震抗震救灾捐赠活动……
地震无情,人间有爱,一个充满大爱的民族是最坚强的
灾难降临,撼动世界的不是地震本身,而是中国人民在面临灾难面前所体现的民族精神。
1元、2元、5元、10元……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捐款、捐物正在点滴汇聚,形成支持灾区救援工作的强大后援。
这些爱心捐款,或微薄或厚重,代表着社会各界和各族人民的爱心,寄托着全国人民对受灾群众的牵挂。
灾情传来,情牵四方。在万米高空,上演了这样感人的一幕:
14日晚18时30分,从北京到西宁的南航CZ6992次航班上,飞机上响起了这样的广播:“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灾区人民需要大家伸出援助之手。如果乘客现在想向灾区表达一份爱心,可以现在捐款!”
话音甫落,飞机上乘客纷纷掏出钱包,你一百,我一千……踊跃的场面,在爱心涌动中显得格外感人。
看到飞机上的一切,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心情难以平静。在汶川地震期间,他曾带领工人开着推土机前去灾区救援,捐款数千万元。如今,他又带着自己和两位朋友的捐款奔赴另一个灾区。
陈光标对玉树有着特殊的情感。他是玉树的荣誉市民。在这里,他援建了46所希望小学,累计捐款捐物达2100万元。“灾难来了,我必须来!”陈光标说。
是啊!灾难来了,你必须来,我也必须来!哪怕是一分钱,哪怕是一条鼓励的短信!
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凝聚,又在此时此刻的玉树地震中再次闪现。在河南,17位富有户外救援经验的青年人正在“来”的路上。作为河南户外救援联盟的成员,他们中有60后、70后,也有80后。其中,有一半以上曾在汶川地震期间驰赴北川灾区前线,参与第一线的救援,不少人还是地质、建筑或医疗工作出身。如今,面对国家再次召唤,他们的回答是,自己责无旁贷!
“面对灾难,人人有责。我们就是想为这个社会,为大家做一点有益的事情。”36岁的河南户外救援联盟指挥长陈学政告诉记者,联盟中都是精兵强将,善于山地救援。“海拔高,距离远,正显示了我们的优势。”
慈善基金会“壹基金”也“来了”!在地震发生后,壹基金迅速在西宁成立了抗震救灾临时指挥部,短短一天已经集结了包括灾区急需的纯净水、药箱、衣服、棉被等在内的200多万元物资,正在一批批发往灾区。
从14日8点10分接到第一个有关地震的短信后,壹基金救援联盟救援负责人陆凌云就把心和灾区联在了一起。在30多个小时间里,他只“眯了一个小时”;在过去的10个多小时里,他只吃了一个煎饼果子。
更多的爱心还在源源不断地向玉树汇聚!14日下午,云南旱区马龙县人民法院的法官干警们拿出了自己不多的工资,向地震灾区捐款4000余元;晚11点,中国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经过4个小时的空中飞行抵达救援现场。搜救分队61人,医疗分队30人没有片刻喘息,立即投入救援工作。
在江苏盐城,八旬老人张忠泉用苍老的双手颤巍巍地递上了10万元的积蓄。这10万元钱,是十几年来,老人脚踏三轮车,靠拣拾破烂积攒下的辛苦钱。这10万元钱,更是一个老人民员对同胞无私无求的奉献。
这就是中国精神--生命的尊严,人性的崇高;
这就是中国优势--八方的驰援,无私的奉献;
这就是中国情怀--爱心的涌动,情义的传播。
(记者徐京跃、吴晶、王茜、赵超、樊曦、璩静)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网:http://www.gov.cn/jrzg/2010-04/16/content_1582944.htm
河南户外网原新闻详情:http://bbs.hnhw.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4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