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山友年耗百万 南澳不堪重负

来源:深圳晚报 发布:2015年11月17日 作者: 人气:627
月月有人遇险,年年耗资百万。七娘山上好风光,奈何救人太难!呼吁驴友保重登山,最好备案。

 

  月月有人遇险,年年耗资百万。七娘山上好风光,奈何救人太难!呼吁驴友保重登山,最好备案。

  3月13日上午在南澳派出所喝着热汤暖身的4位“驴友”十分庆幸。几小时前七娘山顶的寒风冰雨让他们刻骨铭心,南澳派出所干警们顶着惊涛骇浪下海,驾驶“大飞”整整14个小时于礁石缝隙间救回他们。

  去年南澳派出所12次出动从七娘山救回70人;今年两个半月他们出动2次,救回12人。在派出所干了10年的方警官曾带队上山救人100多次。街道办应急分队小周来南澳4年,和队员上山救人50次。东冲村民黄大哥从小在山脚下长大,进山搜救次数多到数不清。在救援成功的喜悦背后,有谁来计算营救成本?

  惊人的账:一年救人耗资百万,谁买单?

  山里营救,按一般营救行动估算,出动50人,总耗时约10小时。其间,使用车辆至少4台,加上食物和开水,费用大约2万元。

  再看看周一发生的海上营救,“大飞”跑了3个多小时,7000元打水漂了。为最大限度接近山体,民警花500元从渔民手中租来小舢板,又请海胆捕捞高手驾船带路绕开礁石,方才救得遇险者。

  多次大小营救,一年累积百万费用谁来买单?南澳街道办原本紧张的财政预算更是捉襟见肘;南澳派出所有警必出,总共25名干警除了后勤个个上山救过人,营救费用作为“办公费用”进入开支。南澳街道综治办一位职员向记者吐露心声:“年年上山救人,有一年连我们发工资的钱都垫进去了。”七娘山单次营救成本在2002年“5·19”救援行动达到高峰。本报隔天头版头条重点报道:那天,在市领导的现场指挥下,各相关单位近800人会集在一起,出动特警部队和直升机,不惜一切代价挽救遇险市民的生命。

  南澳街道一年花在七娘山大小营救上的钱超过百万,龙岗区政府向南澳“补助”15万元,但营救频率居高不下,“补助”只是杯水车薪。

  难解的题:救人行动一月一次,封山难

  七娘山营救遇险者行动近年来平均一月一次多。导致这样局面的根本原因是封山封不住。

  今年春节期间,七娘山全面封山。260名防火员和护林员组成的队伍,把守从东冲到杨梅坑之间所有上山几十个通常入口,负责劝阻游客不要登山,但效果甚微。七娘山方圆60平方公里,上山小道无数,驴友们要么绕道上山,要么猛打猛冲结队朝山里突进,巡防员束手无策。

  “山是国家的,凭什么不让我们登?”面对很多游客的振振有词,管理七娘山的南澳街道办,手中一纸公告丝毫没有强制力。

  最好办法:呼吁制定探险限制,要备案

  记者在南澳采访那些曾参与过七娘山营救的人,有村民、有干部、有民兵、有警察、也有边防战士,他们在努力救人的一瞬间,并没有怨言。但在过去两年间从山里救出的人当中,很多人面对大汗淋漓精疲力竭的救援人员却一言不发,有的悄悄溜走,因为害怕曝光而拒绝透露姓名,还有人见到干警的第一句话是“怎么来得那么晚”、“有没有带面包给我吃”。即使这样,他们依然一听见求救的消息便义无反顾地冲进山里。

  南澳街道办和南澳派出所两大营救主力面对接二连三的遇险事故,向全社会发出呼吁,制定野外探险活动的限制政策和建立营救分级制度。所谓野外探险限制可仿效欧美发达国家方式,允许任何国民参与探险,但首先得在当地将个人信息、路线、目标等备案并写保证书,保证个人受到专业队伍营救时将付出一定费用。营救分级制度已经在南澳派出所初步形成雏形,干警接到报案根据当事人描述情景确定险情等级确定营救人数、参与单位和工具等。


2006-03-22 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