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田海子1.20失踪事故搜救报告

来源:户外资料网 发布:2015年11月10日 作者:户外资料网编辑中心 人气:1064
彭华(40岁左右)、张枫( 25岁)两人于2006年1月10日相约登山(卫峰)。可是11日中午后便于外界失去了联系,至今下落不明。

  

  一、事故概况

  当事人彭华40岁左右,湖南衡阳市登山协会会长,衡阳天狼星俱乐部负责人,曾参加2004年CMA在田海子山地区举办的为期15天的高山技能培训班,具有一定的登山技能,缺乏经验,体能非常好,且意志特别坚强,个人风格内向且冒进。

  当事人张枫 25岁,天狼星俱乐部领队,无任何登山经验,其它特点与彭华类似。

  1月10日他们二人到达康定,当晚彭华曾打电话给其妻报平安,并称可能5天内不会再联系,因为山上没有信号。

  1月11日两人离开康定包车经老榆林上山,因车辆太差无法通过公路上的冰雪路面,在大本营以下15公里处露营一晚。当天中午曾给家人发过一条短信报平安,此后无任何音讯。

  1月12日他们拦了一辆路过的三轮车上大本营,早9点左右到达大本营,后经询问三轮车夫,他们只让车夫带两双鞋到老榆林巴登家,没请背夫或向导上山,也未做其它任何交代。我们搜救时在BC未发现扎营痕迹,可以判断他们当天没在BC扎营。

  二、根据出发前在湖南电话调查其俱乐部同事和家属的情况如下:

  1、 技术及防寒装备齐全。

  2、 没有留下任何文本的登山计划和材料。口头说过,计划登山周期为5天左右,食品也是按这个量准备的。

  3、 两人负重在110斤左右,带有三脚架、DV、专业相机、数码相机等重型器材。

  4、 带有气罐4个。

  5、 没有对讲机,带有一个移动的手机,但电量不足。出发前他们以为4700以上没有信号。

  6、 出发后没有给任何人留下任何的交代,包括当地人,且证实没有带协作和向导。

  三、搜救过程中继续了解到的情况:

  1、 上山途中曾遇到另一辆下山的三轮车,彭华曾约该车上山接人,但没说时间,只给了司机50元钱,留下了司机的电话。闲聊时,称他们不会攀登传统线路,因为刚刚出过事他们忌讳。(此信息为26日上午10:00,该司机听说此事后主动找救援队说明的情况。)

  2、 24日晚国家队和西藏登山学校的学员赶到时,孙斌在开会时突然想到的一个情况,2004年孙斌给彭华他们做培训时,彭华曾多次向他咨询过卫峰攀登路线。

  3、 老榆林老乡巴登在25日称,他曾对彭华提到过主峰右后方的南坡线路比较容易攀登。(后经证实,该线路完全未知,而且基本可以判断要到达主峰背面山谷都非常困难。)

  4、 25日通过对后期到达的家属的调查了解到,彭华曾提到要对张枫进行一些训练再开始攀登。

  四、第一阶段救援过程:

  20日中午11:30 781025(长沙山友)接到彭华家属电话,得知情况后,3小时内对整个事件进行了初步调查,电话通知了巴登大叔立即派人上山了解情况。14:00向四川登协和甘孜登协通报了情况,因当事人没办进山手续,两登协领导无法提供及时支援。为了不耽误救援时机,781025立刻联系了成都地区的5名长期从事登山工作的朋友(吴小江、高度、李勇、陈绍立、陈照宇)在成都集结,成立了这支民间救援队。当晚11:30 781025陪同两名家属赶到成都和其他队员会合。当天下午成都的队员将装备和物资采购全部完成,在长沙时安排了救援队的交通以及保险,当天在机场用电话向四川省登山协会王华山秘书长通报了我们的救援计划,并表示以后每天都向他汇报救援进展。20日晚12:40队伍携装备(通讯装备薄弱,只有卫星电话一台,对讲机两台)乘两台越野车从成都出发。由于夜间路面结冰,当晚只到达天泉,次日凌晨7点继续出发,于21日中午11:30到达康定,立即与甘孜州体育局的同志会合,中午13:00到巴登家了解情况。救援队开小会简单安排了救援计划,由781025在巴登家设立指挥部负责山下的物资、人员以及对外界的协调,吴小江、李勇、高度、陈绍立、陈照宇五人组成搜救队上山救援。(考虑到救援队主要靠手机通信,大本营无电源且手机信号不佳,且人员物资都得在山下组织,山下人力不足,所以将指挥部直接设在老榆林。老榆林到BC车程30―45分钟,康定到BC车程45---60分钟。)救援队临时购买了两张联通的卡配合一台对讲机和一台卫星电话解决通信问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虽然各个点都能基本保持通联,但由于电话的通信质量太差,造成一些内部沟通不畅,以致前期的救援行动在某些细节上有些不协调。

  21中午14:00,5名搜救 队员携带部分个人装备和简单食品从BC出发前往ABC,考虑到当天运输物资,背工无法返回,辎重物资装备全部留在车上,待次日再安排运输。

  21日晚18:45分5名队员顺利到达4900ABC位置。搜救队员从BC―ABC的路线上,用望远镜对C1以上到C2之间进行搜索,该区域的所有位置暴露感强,基本确认C1―C2以及C2平台无任何大型装备或人员。

  22日天气晴朗,风大到达8级,近期无雪。早上8点BC组织5个民工将剩余的物资装备运往ABC,并于中午14:00返回。ABC队员分成两组进行搜救,一组由吴小江和陈照宇在ABC的谷地搜索,另一组陈绍立、李勇、高度往C1攀登,因为风大,先锋组直到19:00才得以从冰舌底部出发,并有2人于当天晚上9点到达C1平台,另一人返回了ABC。由于天黑考虑到安全问题,当晚C1队员未进行全方位的搜索。

  22日早晨781025通知湖南省移动公司调查彭华的短信和电话记录,中午14:23分在上山接应运输返回的民工时得到一个重要信息。12日到20日间该手机无通话记录,但在20日中午13:14分在同一分钟内给一个家属发过两条同样的信息,当天下午我们证实这两条短信家属没有收到,而且都是空白信息。

  我们由此判断他们很有可能至少还有一人生还,因为从BC可以完全观察到C2情况(无任何大型装备和人员迹象),如果跨过C2上了冰川山脊就只可能发生灾难性的滑坠,也就不可能有短信发出。再加上如果他们在遇险后有过露营情况的话,也不可能再发出短信(生命很难保障,手机会完全没电)。由此我们推断他们很有可能就在C1营地的帐篷里等待救援。

  22日下午,781025回到康定采购大量物资(包括简易担架的材料、3个充电探照灯、15支大手电、大量电池、30人份的早餐、路餐和主餐食品、200米路绳、一些外伤药品),并找甘孜州登协借来五套露营装备,并找家属等人凑齐五套高山服装和鞋子于19:15分返回大本营,由五名穿戴合格防寒装备的背夫将后续物资送上ABC。准备次日由ABC的队员修路将背夫带上C1,一起将伤员运到ABC,然后再使用12名老乡用担架从ABC抬下来。当晚12:45分5名背夫顺利到达ABC。当天下午前方两组人员向大本营通报情况,称ABC附近谷地已经搜索完毕,除了些许扎营痕迹和几面路旗未发现任何物品,后经和衡阳俱乐部方面联系,均无法证实发现的物品为失踪者所有。

  23日上午10:20分,前方C1搜救组传来信息,他们在C1平台下方发现雪锥两枚,在C1发现扎营痕迹(因太长时间没下雪,无法判断时间),并发现金黄色L开头品牌手杖一支,当即由指挥部与后方联系确认,证实发现的物品为彭华所有(因并无文本的登山计划可参考,后方人员只是见过他们的装备,无法提供准确的判断,后经证实后方人员提供的确认信息有误,在C1附近发现的物品均为以前的攀登队伍所留)。11:00李勇打来电话称他们用望远镜在主峰背面山谷(05年11月份山难滑坠落点)发现黄色可疑物体。90分钟后再次打来电话,称他们组已经将主峰背面谷地雪盆搜索完毕,发现黄色奥索卡外帐一个,经证实该物品为以前的队伍所留。

  14:20分C1搜救组将C1平台往上方岩壁区域搜索完毕。从C1可以很清楚的观察到一直到C2的所有区域情况。至此主峰后方的山谷(滑坠路线)、C1全部范围,ABC主峰正面谷地所有区域、C1上方直到C2的区域已经全部搜查完毕,天气晴好,视线佳,均未发现他们以及他们的帐篷,仅在C1发现他们的扎营痕迹和已经确定为他们留下的雪锥和手杖以及垃圾(当时后方提供的确认信息有误)。由此整个救援计划发生巨大的变化,种种迹象表明他们已经背负重型装备跨越了C1以上的100米左右的岩壁,并且跨越了C2的冰川(经询问曾经登顶该峰的几个朋友,他们称在体能技术经验均超强的情况下是有可能负重跨越此路段的,后经证实该线路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空身攀登都极其危险)。C2以上的位置,尤其是C3营地是我们当时的视线死角。我们前方的5名搜救队员中有一人已经因家事而返回成都。C1队员在经过高强度,顶着恶劣天气攀登的情况下已经困乏,且物资缺乏,上方路线危险重重。我们的五人搜救队已经无法独立承担C1以上的救援任务。

  14:30分,781025通知ABC和C1的队员原地待命,90分钟内做出是否下撤的决定。14:35分拨通国家登山队队长王勇峰的电话,简单说明了求援的请求。队长当即答应向上级汇报,并要求我们联合四川省登山协会写一份报告传真到中国登山协会。

  15:00回到康定找甘孜州体育局要了一间办公室作为临时指挥部。

  15:00通知成都探索户外的老胡采购后续装备和物资,并以探索户外为成都联络点。16:30分向四川省登山协会和中国登山协会各发了一份传真。同时通知C1队员立即空身下撤到ABC待命,等待后续救援力量的支援。

  16:35分派出一辆越野车回成都接应后续救援人员。北京方面,中国登山协会各级领导和各部门立即开会研究此事,同时通知孙斌、次落、景阳等队员做好物资装备等准备,随时待命出发。晚上21:00队长打来电话,要了彭华的手机号码,当晚到信息产业部确认20日那两条空白短信。

  22:00北京再次打来电话,中国登山协会决定派出3名队员于次日凌晨直飞成都,并由在成都的尼玛次仁校长带队进山,西藏登山学校的三名高山协作阿旺、边巴和扎西次仁也将于次日从拉萨飞抵成都。当晚,联系到曾经登顶该峰两次的苏拉王平,并答应于次日和孙斌次落等人会合一起进山。至此,前方救援队的五名队员和在ABC的五名背夫即刻转换为救援协助队,在ABC等待国家队进山,并配合进行物资运输等工作。

  1月24日上午8点―12点之间,前方搜救队继续对ABC谷地和往C1的冰川路线搜索,李勇和陈绍立再次尝试向C1攀登(因头一日发现C1冰裂缝内有可疑物体,准备再次上C1查明情况,后经证实冰川内可疑物体为一枚韩国人留下的雪锥),途中遭遇大量落石,陈绍立小腿被击中造成局部创伤,被迫下撤。

  中午13:30分队员高度带领3名背夫下撤到BC。

  12:40分ABC3名搜救队员全部向BC下撤,留下两名背夫留守。

  14:00,BC派出2名背夫向ABC运送后续救援队的食品、物资和装备。

  当晚18:20分2名背夫到达ABC营地和留守营地的背夫会合。

  19:30分前方搜救组的3名队员安全下撤到BC。

  21:00撤回到康定。第一阶段的搜救工作基本完成。

  五、第一阶段前方搜救队情况:

  1、 装备物资、人员分布情况

  C1营地物资安排: VE25高山帐篷1顶,勉强可以住四人。羽绒睡袋两条、防潮垫2个。人员已经下撤。

  ABC营地物资安排:高山帐3顶,可以住十人。羽绒睡袋5条, 厚棉睡袋5条,防潮垫8个。主餐食品30人份,早餐食品30人份,路餐30人份,肉食约5斤、5号电池30节左右,大号电池30节左右,充电探照灯1个,手电3支,炉头套锅3套,气罐2个,主绳50米,8。3半绳120米,辅绳30米,路绳200米,小镐3对。安全带冰爪等技术装备6套,冰锥11根,机械塞1套、块塞1套、岩钉11颗、火机约5个、望远镜1部、大小背包约8个、简易担架2副雪锥4个。(对讲机2台卫星电话1部均已断电,约在19点左右撤下来充电)。

  ABC营地留有4名背夫待命,均具备合格的防寒装备。

  BC营地物资安排:已经准备好汽车电瓶一个,等后援队到达后在BC石头房子内架设电台设立前方指挥部。当时无人员值守。

  老榆林装备物资安排:探照灯2盏(已经充好电)、手电10支,手电电池60节,背夫用食品12人份/天。人员方面,随时有12—15名背夫待命,可以在BC和ABC之间负责运输,其中有5人已经具备基本防寒衣物、鞋等装备。

  2、 第一阶段天气及交通情况:至24日一直大晴天,白天有大风,18:00后无风,天气好,冰川以下无雪,以上均为岩石或亮冰地形。长期值班的车辆一台4700,一台4500,4500已经返回成都接应后备队,于24日晚21:00到达。

  3、第一阶段通信情况:BC附近有联通信号,ABC无手机信号,C1以上移动联通都有信号。设有两台值班电话老榆林0836-2830634,总指挥13158401204,前方搜救组13158401205(已断电)

  4、第一阶段急需的后援力量:

  A、五到六名具有超强攀登能力的登山队员,要求体能超人,技术经验过硬。

  B、电台1个,手台4到6部。卫星电话最好能再找一部。

  C、后援人员带个人技术装备和防寒装备前往即可。

  六、第二阶段搜救过程:

  1月24日晨5:30 孙宾、次落、景阳从极度体验出发,由于飞机晚点,11点抵达成都。前方救援组从康定派出一辆越野车到成都接到四川省登山协会的高敏、高伟和山友刘建到机场接机。

  12:00在四川登山协会与尼玛校长会合。

  13:00取装备物资并与苏拉王平会合。

  13:30分,乘两台车赶往康定。(人员:尼玛次仁校长、次落、孙斌、景阳、苏拉王平、四川登协的高伟)

  19:00到达康定与781025会合。

  尼玛次仁校长为总指挥,晚20:30分尼玛校长召集所有队员开会。确定第二阶段搜救计划如下:

  A、 由尼玛校长在BC用车台指挥山上的搜救行动,781025协调BC以下的人员物资以及对外界的联系。

  B、 BC以上的前方搜救组由次落负责,队员由孙斌、景阳、苏拉王平、扎西次仁、阿旺、边巴组成(后三人于次日凌晨2点到达,同时到达的还有四川青登的蒋峻和友情支援的山友刘建)。

  C、 由于车台无法覆盖ABC,有孙斌上到C1做通信中继,其他队员一组留守ABC待命接应,一组直接向C3攀登。

  D、 第一组人员于次日凌晨6:00从康定出发,轻装直接向各高山营地攀登。

  E、 第二组阿旺等三人于早8:00出发前往ABC。

  F、 所有队员均轻装快速攀登,确认了各高山营地物资装备,并安排次日的民工运输计划。

  24日晚21:00前方搜救组的四名队员高度、陈绍立、李勇、吴小江全部回到康定和大部队会合,立即参加会议。前方组带回的遗留物(雪锥、手杖)当即被苏拉王平排除,因苏拉在此前攀登该峰时这些物品已经存在,基本确认为韩国人所留。同时孙宾提到一个重要信息,2004年中登协向导培训班时,彭华曾经多次向他咨询卫峰攀登线路。由此判断,他们选择传统线路的可能性不大,而选择右侧冰川平台上的卫峰路线可能性更大。尼玛校长当即改变救援计划如下;

  A、 救援队于次日凌晨6点出发,分成两个侦察小组快速攀登到传统路线和卫峰路线进行侦察。

  B、 传统路线侦察组由景阳和苏拉王平组成,轻装快速攀登,当天的目的地是C3。

  C、 卫峰路线侦察组由次落和孙宾组成,由两名背夫携带露营装备和物资跟进,轻装攀登至4900营地(中登协培训的营地),争取对4900以上大冰原进行全方位搜索。

  D、 后面到来的阿旺等三名西藏登山学校的队员,在BC待命,根据现场情况再分配任务。

  E、 指挥部在次日上午完成20—30名背夫的召集工作,随时在老榆林待命。采购背夫的食品、灯光及担架等物资。

  25日凌晨2点刘建借单位的车将西藏登山学校的阿旺等3名队员以及蒋峻带到康定。

  25日凌晨7点,两个侦察组按计划向两条线路推进,尼玛校长在BC指挥,架设车台一部,大帐篷一顶。781025在BC负责配合尼玛校长工作,高度在康定负责后续物资的采购工作。

  10:00后续救援物资陆续运到大本营,民工召集完毕,担架制作完毕。

  10:14分湖南移动传来消息,彭华的手机于24日0:40分曾收到一条短信。前几日中,搜救队曾大量向该手机发送短信,但移动公司的系统显示的情况表明他只收到了衡阳方面的短信一条。经咨询专家得知,彭华的手机应该是已经接近断电,短暂开机接收了一条短信后便再无法开机。

  11:00次落组到达4900营地,发现物品如下:TNF未开封手套一副、迷彩宽边帽一顶、2-3天的食品(食品袋上印有衡阳电话号码和衡阳某商场字样)、三个桶装方便面桶、小笔记本一个(写有老榆林巴登家电话和一个武汉的电话号码)。所有物品用一个塑料袋装好并用大石头压住。与大本营联系,确认这些物品为该二人所有。

  11:10分大本营通知传统线路组立即停止向上攀登,苏拉王平从传统ABC右侧山谷向卫峰线路4900营地攀登,与次落孙宾组会合。景阳下撤到大本营待命。

  12:00次落孙宾组继续向冰川上方攀登,往卫峰方向搜索。大本营同时派出阿旺、边巴、扎西次仁负重向卫峰4900营地攀登。苏拉王平到达4900营地和同时到达的两名背夫建营。

  12:00---16:00间,孙宾次落组对以下区域进行大范围的搜索:

  A、 卫峰可能的攀登路线以及卫峰下方。

  B、 冰原上的冰裂缝。

  C、 冰川上滑坠可能的落点。

  D、 2004年中登协培训的训练场地。

  冰川多为亮冰,暴露感强,卫峰的可能路线上无攀爬痕迹和可能的物品,冰裂缝多而深,未发现可见、可疑物品,冰川舌部各能够可能的滑坠落点也无可能的物品和痕迹。其间,有一名传统ABC的背夫背着苏拉王平的包沿山谷抵达卫峰4900营地,搜索了冰川舌部下方的碎石坡,未发现任何可疑情况。

  16:30分,阿旺等三人到达4900营地与回撤的次落孙宾以及从传统ABC赶来的苏拉王平会合。6名队员在4900营地简单开会后认为,卫峰线路从冰川底部开始上了岩石山体后基本不可攀登,失踪者也有可能又返回了传统路线,所以有必要继续对传统路线和冰川以及卫峰路线进行同时搜索。17:00向大本营汇报了会议结果,尼玛校长当即命令苏拉王平、扎西次仁、边巴扎西从卫峰4900营地下撤到传统路线ABC,次日三人组成一个小队直接向传统线路C3攀登搜索。阿旺、次落、孙宾三人留守卫峰4900营地,次日继续对卫峰路线进行搜索。

  19:00,两组队员分别在传统路线和卫峰路线营地与大本营进行了当天的最后一次通话,电台关机,各组人员休息。

  26日早8:00,孙宾留在卫峰营地休整,次落、阿旺出发查看卫峰可能的攀登路线,并尝试攀爬。切上卫峰山脊,以观察可能的攀爬痕迹和可能的坠落点。传统线路组苏拉等快速轻装向C3攀登。大本营派出景阳向BC左侧白海子山方向搜索。

  10:30,传统组苏拉、扎西次仁、边巴扎西抵达传统C1,并和大本营及卫峰营地取得联系。

  10:35分,家属彭华妻从大本营传来两个新情况:一是有一女三轮车司机曾在12日于上山途中遇到彭华二人,称他们曾和她提到他们不会攀登传统路线,他们可能会走右边的线路(指卫峰或后山线路)。另一个情况是巴登提供的,他说曾经在培训时向彭华提到过田海子山南坡线路觉简单。(后经证实该线路完全未知,从正面根本无法观察到该线路的情况,当即下到公路上观察,若选择该线路必须翻过大本营右侧山脊,下降400米到一山谷再上升600米翻过从卫峰方向延续下来的一个山脊,然后再徒步至少2天方可以到达该线路起点,且卫峰山脊后面的地形根本观察不到。)

  11:00大本营派出高度和当天到达的龙王(彭华的培训班同学)翻过BC右侧山脊前往可能的南坡线路搜索。

  11:30,次落、阿旺返回卫峰营地,未发现任何可疑情况,并尝试了一条攀登路线,发现难度极大,落石危险,后放弃。

  13:20,卫峰搜救组次落、孙宾等受命回撤,沿途观察山谷情况,未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13:30,前往BC左侧白海子方向搜索的景阳返回BC,一直下白海子后面山谷底部,未发现任何异常情况。

  14:20,传统组苏拉等人攀登至C2下方100米位置,向大本营汇报情况如下:传统路线C1以上地形变化巨大,出现大量大型冰裂缝,以前的岩石或积雪地段全部变成了玻璃状的亮冰,攀登起来极其危险,他们判断以彭华二人的技术和经验根本不可能背负100斤的装备跨越此路段。再往上攀登将更加危险,请示是否可以下撤。尼玛校长要求他们用望远镜对上方路线进行仔细搜查后立即下撤到ABC,随后带领民工撤掉ABC返回BC。

  14:30,孙宾次落组下撤至河谷草地,根据尼玛校长的指示决定查看最右侧山谷冰川附近情况。阿旺、次落轻装出发,孙宾从另一个方向跟进,采用两侧向中间包抄的方式,抵达冰川下方,未发现任何可能的情况。17:15分三人回到起点。

  15:00,因右侧山脊前往搜索南坡线路的高度组手机无信号,大本营派出蒋峻和景阳前往接应。

  18:20,向四个方向派出的五队人员全部返回到大本营。

  19:30分所有搜救队员返回到康定,19:35分北京王队长打来电话慰问搜救队。

  19:40尼玛校长召集开会,各组通报情况如下:

  卫峰线路次落、孙宾、阿旺组:除在营地发现少量物品以外,冰川上以及可能的卫峰攀登路线上无任何攀登痕迹和可疑物品。卫峰可能的三条路线,基本都不可攀登,卫峰山脊的两侧山谷也搜查完毕,均未发现任何情况。

  传统路线苏拉王平、边巴扎西、扎西次仁组:ABC---C2之间,所有裂缝均已经搜查过,C1冰裂缝内的物体为韩国人留下的雪锥,C1的帐篷被大风摧毁。C1往上以前是雪坡和岩石地形,目前已经全部变成了亮冰地形,且多大型冰裂缝,其难度已经远远超过彭华二人的攀登能力。ABC到C2之间未发现其它任何可以提供直接证据的物品和痕迹。失踪者在C3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白海子方向景阳:翻过BC左侧山脊后有三条沟,全部搜查完毕,没有水源,到达白海子山冰川底部,未发现任何情况。

  右侧山脊可能的南坡线路高度、龙王、蒋峻、景阳:翻过山脊后,往下为一个长越2公里的缓坡,往卫峰延伸下来的山脊方向横切500米以后为一个直接向下400米的断崖,确定无法从这一高度切向卫峰的延伸山脊(往主峰或卫峰的南坡必须翻过该山脊,此后的线路估计很长,而且观察不到)。断崖下方为一山谷,往公路方向3公里为一面积巨大的海子。到断崖时未发现任何可疑痕迹,即返回了营地。

  20:20分,尼玛校长向北京汇报搜救结果,确认结果为二名湖南登山队员失踪,救援队受命于次日撤回成都。至此,120田海子山搜救第二阶段工作宣告结束。

  27日凌晨6:30分搜救队除了781025、龙王留下来收尾以外,其他人员全部乘三辆越野车撤回了成都。

  8:00,应家属的要求,781025和龙王准备好食品、灯光、对讲机驱车到老榆林找来两名熟悉右侧山谷和海子附近地形的背夫(该区域为可能的南坡线路必经之路)赶往离海子最近的公路处。9:00,两名背夫出发,10:30分到达海子附近,未发现任何痕迹。继续往卫峰的延伸山脊上方搜查,11:30分将该区域全部搜查完毕,均未发现任何痕迹和物品。12:45分,两名背夫撤回公路边。13:40分全部撤回康定,14:50分带家属到康定县公安局南郊派出所B理立案手续(23日已经备案),接案民警告知,就已知的情况无法立案侦察,需要回家后提供更详细的搜救报告方可以立案,或者在后期B理失踪手续。

  16:30分,781025、龙王、家属5人乘两台车返回成都,当晚11:00到达。至此2006年1.20田海子失踪事故搜救工作全部结束。

  在此,特代表失踪者家属深深的感谢中国登山协会以及王勇峰队长、张志坚主任、西藏登山学校的尼玛次仁校长、次落、孙斌、景阳、阿旺扎西、边巴扎西、扎西次仁、四川登协的王华山秘书长、高敏、高伟、四川山友刘建、蒋峻、苏拉王平、高度、李勇、陈照宇、陈绍立、吴小江、老胡、甘孜州体育局的何局长、许志东秘书长、胡宗山。以及参与救援支持工作的司机黄大姐、小蔡、老榆林乡巴登等20多名当地老乡。

  2006年田海子山120失踪事故搜救队

  报告整理:781025

  2006年1月30日于云南丽江

  后记:

  这些天,每一个参与这次事件的朋友无不经受极度深重的精神和身体的折磨,人们的情绪总被老天牵引着在狂喜和绝望中交替穿行。如果可以,我们当中没有人再愿意承受这样的悲痛,也许在这些日子里我们根本就没有时间和心情去悲痛。来不及悲痛,我们已经离开了那个牵动着无数颗心灵并寄托了无限希望的地方,我们把一切的憧憬和渴望都还给了上帝。也许是上帝决定让他们留在了那里,我们改变不了什么。请不要在任何场合为他们的行为唱赞歌,那样只会引发更多的悲剧。任何一个登山者,都应该只是自己的英雄,他们不是任何其他人的英雄。旁人的眼光和期望,只会让一个又一个的登山英雄们走向悲剧的深渊。每一个有着同样理想和热血的朋友们,请做自己的英雄,就象唐僧说的那样:走自己的路,让妖怪们说去吧!

  也请所有关注此事或者将来类似事件的朋友们,请不要怀疑所有参与这个事件的个人和组织的动机,他们每一个人都顶着巨大的来自家庭单位或者上级的压力,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或者行动。当尼玛校长在下山后对嫂子说了一声:嫂子,对不起!当刘建说:把你们的房费都交给我去报销吧!当苏拉说:那个香港团到时候再说吧!当队长说:请理解协会的机制和难处!当勺子拖着一条伤腿下山。。。。。。。。作为和失踪者最亲近一名搜救队员,我深深的被他们感动了。

  还有那位嫂子,我想她应该是我们全中国所有有着登山信仰的人们的嫂子。在她的面前,我们这些平时里外在或者内心自以为是的所谓登山者们显得如此的卑微。登山的朋友们,请一定记得,真正伟大的也许是那个日日在家里为你祈祷的妻子、老母亲或者那些深深爱着你却又要给你自由的亲人们。一个真正的登山者,应该懂得爱和包容,但更加重要的是,应该懂得选择一种负责任的方式去攀登。

  由于临时有工作在身,关于此次搜救的许多反思和总结还来不及整理。待空闲时,我会专门撰文总结这次搜救的一些经验以及对国内业余登山的一些反省。

  我的那些同样热爱着雪山的狂热的朋友们,麻烦你们以后不要动不动拿阿式登山说事。


2006-02-09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