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探索报道:初识雅鲁藏布大峡谷

来源:西海都市报 发布:2015年11月04日 作者: 人气:679
2005年10月12日晚是探索队员的第一次野外露营,许多队员对这种住宿方式倍感新奇,入帐前大家显得极为兴奋,而且还营造了许多浪漫的户外住宿气氛,然而实际情况却远没有大多数人想的那么美妙。

  

  2005年10月12日晚是探索队员的第一次野外露营,许多队员对这种住宿方式倍感新奇,入帐前大家显得极为兴奋,而且还营造了许多浪漫的户外住宿气氛,然而实际情况却远没有大多数人想的那么美妙。第二天队员们很早就钻出了帐篷,直喊帐篷里太闷太潮湿,根本没睡好。但身边的美景和对大峡谷的神往很快就冲淡了队员们的倦意,大家都期待着与大峡谷会面。

  我们见到了南迦巴瓦雪峰

  “大家快看,南迦巴瓦雪峰露脸了!”随着关志华教授激动的呼叫声,队员们都朝南迦巴瓦峰方向看去。果然刚才还被云雾遮盖的南迦巴瓦雪峰除半山腰围着一团团如絮白云外,其余部分显露无余。这座喜马拉雅东端的最高峰从平均海拔3000米的峡谷中突然拔地而起,以海拔7782米的高度傲然耸立在群山之中,景象十分壮观。此时太阳刚刚露出峰顶,天蓝得刺目,冰山白得耀眼,群山被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盖,林中云雾四起与天相接,人在其中,如幻如梦。

  队员们彻底被大自然神奇的造化征服了,一个个注目远眺,若有所思。

  正当大家沉浸在美景中难以自拔时,著名摄影师杜泽泉指着南迦巴瓦北侧的另一雪峰说:“那就是海拔7234米的加拉白垒雪峰,雅鲁藏布江就是从南迦巴瓦和加拉白垒之间奔腾而过,形成了世界上最大最长最深的雅鲁藏布大峡谷。”

  据杜老讲,由于大峡谷切开了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的巨大地形屏障,使南面的印度洋暖湿气流得以深入高原内部,于是大峡谷成为青藏高原上最大的水汽通道,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南迦巴瓦和加拉白垒雪峰长年云遮雾绕,很少有露脸的机会,他为了拍到这两座雪峰曾在此守候过一个多月。听了杜老的话,我们为能幸运地看到这两座雪峰而欢呼雀跃。

  “大峡谷我来啦”

  派乡的格嘎村是大峡谷的入口,离我们扎营的地方很近,为了能最近距离接触大峡谷和雪峰,我们朝格嘎村走去。

  “大家看,那就是大峡谷的入口”。在关志华教授的指引下,大家朝谷底看去,果然,辽阔平静的雅鲁藏布江拐过一个山嘴后,变得极为狭窄,在山高谷深的派乡格嘎,江水奔腾而来,像一把利剑,把阻挡去路的群山劈成了两半。谷底江水湍急,大江中,礁石犬牙交错,江岸又高又陡,高山夹着深谷,地形十分险峻,我们行走在离江三四百米的峡谷小道上听着隆隆的江水声,其气势力度令人叹为观之。

  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垒峰雄踞雅鲁藏布江南北两侧,守卫着峡谷。蓝天、白云、雪峰、冰川、江水、峡谷、森林、村庄,一系列自然美景的汇总重叠,构成了大峡谷地区特有的壮观秀丽的风景线。

  我们朝南迦巴瓦雪峰一路前行,一路高呼“大峡谷,我来啦”。然而正当我们想当然地以为就要到达举世闻名的雅鲁藏布大峡谷马蹄形大拐弯时,江水突然从南迦巴瓦雪峰脚下向北拐去,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因为这一带地形复杂多变,群峰挡道,探索队领队在对地理环境和队员实力作了分析后,决定撤离格嘎返回八一镇,改从排龙进入大峡谷。

  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曾四次进入大峡谷探险、摄影的杜泽泉先生解释说,我们走的路是去墨脱的,这一带山高谷深,素以艰险著称,如果没有专业的登山设备,一般人是很难从这里穿越大峡谷的。他说:“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长达496.3公里,最深处达到5382米,核心河段平均切割深度达5000米左右。它的长度超过曾号称世界之最的美国克罗拉多峡谷(长440公里),深度超过了曾号称世界之最的秘鲁科尔多峡谷(深3200米左右)。1998年我们曾经从这里出发对峡谷进行过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考察,科考队穿越峡谷曾用了四十多天的时间,艰难程度难以想象。如果从排龙进入扎曲到达大峡谷马蹄形大拐弯相对而言比较安全。”


2005-10-13 09:04